视功能调节篇二:三联动;调节诱发因素

lanlanbaibai
5
2025-05-07

视近三联动:

上一个笔记讲到,人眼在看近的时候会动用调节力来使成像始终保持在视网膜上,动用调节就是三联动之一

同时,上一张老图:

调节图解.jpg

图中调节过程详见上一篇笔记

从这个图可以看到,在调节过程中,睫状肌连接着虹膜也会变化,它会随着睫状肌使劲收缩而收缩。“缩瞳”也是看近三联动之一。

除了动用调节外,人眼还需要把两个眼球向内收,使两个眼睛都对准近处的物体,这个过程叫做“集合”,可以理解为两个眼睛的眼位在向鼻侧集合的过程。动用集合也是三联动之一

这三个过程是联动的。

三联动封面.jpg

诱发调节的因素:

诱发调节的因素其实也可以被理解为调节的分类。目前主流的学说将诱发调节的因素分为四类:反应性调节,集合性调节,近感性调节,张力性调节。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以下讲解次序,按照需要的刺激从明确到模糊排序,同时按照占有调节的程度排序。

1.反应性调节:

指的是当物象变模糊时,眼睛为了获得并保持清晰的视网膜物象,而自动动用调节来改变屈光状态试图得到清晰物象。一般认为,2.00D左右的模糊刺激,就可以引发反应性调节;而超过2.00D的模糊刺激,则需要主动性调节参与。反应性调节是最重要的,也是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调节。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模糊像是刺激眼睛动用调节的主要因素。模糊像产生的神经冲动作用于睫状肌,使晶体变凸,产生调节,试图让离焦变小,模糊像变清晰。

需要明确的刺激,占用大部分调节。

注:在散光第一篇的第二标题讲到一个情况,也即在患者主诉中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因为欠矫或未矫正导致的看东西模糊,反而刺激更多的调节,加重视疲劳。

2.集合性调节:

集合性调节就是指眼睛在看近时,“视近三联动”做集合运动时,带动的那部分调节。即每一米角(MA)集合量所引起的调节的变化量,用CA/C表示。集合性调节是调节的第二大部分。

与看近的集合时同步进行,占用第二大部分调节。

3.近感性调节:

由于对近处的物体的感知进行的调节。该调节来源于感知线索,也就是大脑凭感知器官感觉到近处有物体,于是本能的进行的调节,它没有单独的以视网膜为基础的视觉反馈。通常认为,3米以内的物体就会引发近感性调节。

进感性调节可以和集合性调节结合起来理解,因为它们都属于看近时诱发的调节。

只要大脑认为近处有东西即可诱发到的调节,占比较小。

4.张力性调节:

指的是在没有模糊刺激、注视距离视差、近感知以及任何自主或不寻常经验刺激下的调节。

与前三种不同的是,它本身不需要任何刺激,反应的是来自中脑的最基本的最基础的神经冲动,成年人平均的张力性调节的量为1D,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晶体的生理性变化,张力性调节逐渐减少。

不需要任何刺激,占比最小的调节。一般的学习中不会涉及这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