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光篇(四):屈光不正的视觉表现

lanlanbaibai
8
2025-05-02

近视的视觉表现:

正视眼成像在视网膜上,成像清晰。

低度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前,成像略模糊。

高度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很前,成像非常模糊。

近视裸眼视觉.jpg

近视的裸眼成像效果如图

那么,佩戴近视镜可以完全解决近视看东西模糊的问题吗?

并不能。它只能解决一部分效果。近视镜是凹透镜,越高度数的近视镜“凹”的越厉害,所以看东西会变小,越高的度数变小越厉害。此外,通过透镜看东西不可能达到100%的透光率,会略微暗一些。度数越高,镜片越厚,视野也越暗。(现代科技的镜片透光率可以做到肉眼几乎看不出来)。而且,近视镜还会有一些桶形畸变(最近几年流行的自由曲面技术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就算带上近视镜,也回不到原先的视觉效果,最经典的症状就是初次配镜很多人会短暂的失去距离感(变小了),或适应几天时间。此外,近视配镜还会让眼睛动用更多调节。

近视戴镜视觉.jpg

近视眼戴镜的成像效果如图

远视的视觉表现:

正视眼成像在视网膜上,成像清晰。

低度远视成像在视网膜略后,但青中年人群可以通过调节代偿,通常没有模糊,但随年龄增长容易报告视疲劳。

中度远视成像在视网膜较前,难以通过调节长久代偿,通常只能使劲的时候短暂的看清,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容易报告视疲劳。

高度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很后,动用调节也拼尽全力无法代偿,看东西非常模糊。

总的来说,年龄越小调节力越强,远视的耐受力越好。症状越不明显。

同样的,远视镜片也无法还原真实的影像。与近视镜片相反,它会放大影像,远视度数越高,放大越明显,并且造成枕形畸变。

远视戴镜效果.jpg

远视戴镜的成像效果如图

散光的视觉表现:

散光的类型不一样,看到的视觉效果也不一样。

顺规散光举例:

-3.00DC×180 由于顺规散光水平方向径线可以在视网膜上,而垂直方向上有300D屈光力,所以水平方向能看清,垂直方向模糊。而带上近视镜后,水平方向镜片屈光力为0,没有明显形变;但垂直方向有负镜屈光力,还是会缩小影像。因此顺规散光戴镜后成像是“矮胖形”

横轴视效.jpg

顺规(横轴)散光视觉效果

相应的,逆规散光正相反,看东西呈现“瘦高型”

竖轴视效.jpg

逆规(竖轴)散光视觉效果

有了以上两个案例后不难理解为什么斜轴散光不好适应了。由于轴向不正,斜轴散光戴镜看东西也是有扭曲的。

斜轴视效.jpg

斜轴散光视觉效果

散光的特殊视觉给验光带来的影响:

我们检查视力一般用的都是E字视标。举例说明:-3.00DC×180这个光度,水平方向清晰,垂直方向模糊。眯眼时,垂直方向上形成小孔成像的效果,变清晰了。所以眯眼的时候测试的准确率就会提高。

而-3.00DC×90这个光度,垂直方向清晰,水平方向模糊。所以患者更容易猜测水平方向开口视标。

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高估视力。

斜轴散光更难通过眯眼和猜测来代偿或看清,所以斜轴散光虽然视力更差,但反而不那么容易被高估。但是,斜轴散光可以通过头位的代偿,让散光轴向变化,也能有顺规和逆规散光的效果,也会有以上两种类似的情况(人眼球是可以以视轴为中心轴转动的,有时这种情况不明显)。

因此,在验光中,要多注意这些情况:孩子头位老喜欢歪;判断上下和左右方向准确率不一样,等等。同时注意提示睁开眼睛自然观察,不要眯眼。

同样的,利用散光这种只在一个方向上发生模糊的情况,结合下图,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

射线盘.jpg

射线散光视标

这样的视标若只在一个方向上发生模糊,那么可以在对应方向上观察到一条颜色很深的线或直接就是实线。这个视标若用来测量受主观影响大,但是可以用来辅助测量有没有残余未矫正的、足以影响视觉效果的散光。

将散光盘右侧实现对应的数字×30即可得到散光的大致轴位。

散光盘会存在可达到±10度的误差,精确的散光测量建议使用交叉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