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刺激:
调节刺激是指外界物体给与人眼的调节需求量,它的大小与物体距离眼睛的距离(m)成反比,单位为屈光度(D)。
例如,无穷远处的物体给予眼睛的调节刺激为0,面前20cm的物体给与眼睛的调节刺激为1/0.2m=5D。
调节反应:
调节反应是指眼睛为了看清楚物体实际使用的调节量。理论上,有多少调节刺激,就应该产生多少调节反应;但实际上调节反应还受到被检者的调节力,屈光不正,景深或双眼视觉等影响,使得调节反应并不恰好等于调节刺激。
例如:
①假定被检者景深为1.00D,已经矫正远用屈光不正,则他注视40cm的物体时,调节反应可以是2.00D到3.00D之间的任何值。
②假定被检者近视200度(-2.0D)但错误验配了300度(-3.00D)眼镜,看40cm物体时,虽然物体给与的还是1/0.4m=+2.50D调节刺激,但他可能需要做出-3.50D的调节反应才能看清,多动用的调节就是代偿过矫的100度近视。
理解了以上两个含义后,我们就可以容易理解调节超前/滞后的概念:
调节超前/滞后:
调节滞后就是指调节反应小于调节刺激。物体给了你一个调节刺激,你却给了较小的调节反应。
(老板说鸡腿8块一个,你拿出来5块不愿意给了,这就是调节滞后)
调节超前就是指调节反应大于调节刺激。物体给了你一个调节刺激,你拿出了更多的调节反应。
(老板说鸡腿8块一个,你啪一下拍了10块钱说不用找了,这就是调节超前)
总共5.00D调节刺激,只给了4.00D调节反应,剩下1.00D大脑不管了,凑合看吧您就。这少给的1D就是调节滞后的量,此时成像在视网膜略后。
同样的5.00D调节刺激,结果给了6.00D调节反应,有些人的大脑就是急急国王。这多给的1D就是调节超前的量,此时成像在视网膜略前。
调节灵敏度:
调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眼睛注视不同距离的物体时,眼睛需要不断地改变调节状态,要清晰快速的看清物体,不但需要调节准确,还要速度快,灵敏度高。你架A大的时候不但得瞄的准,还得反应快。调节灵敏度就是指调节刺激在不同水平变化时眼睛做出调节的反应速度,即测量调节变化的灵敏度。
相对调节:
在集合不变且屈光不正全矫的情况下,能单独动用的调节作用,称为相对调节。其中,能放松的量为负相对调节(NRA),能紧张的量为正相对调节(PRA)。
正相对调节测试的是人眼能动用的最大调节量,夫相对调节测试的是人眼能放松的最大调节量。